冬季这些高发病,严重的可致命!我们一定要学会预防……
  • 发布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11-08 11:37:22
  • 点击数:

气温逐日降低

注意保暖之外,

冬季这些高发的疾病

有的来势汹汹措手不及

有的反反复复痛苦不堪

甚至有的病有致命危险

寒冷季节对老年人死亡率影响更大

这 几 大冬季高发疾病一定不能掉以轻心!

1
普通感冒和流感

冬季是普通感冒和流感高发的季节。一般来说,年老体弱者、儿童、患有慢性病者和免疫力低下者容易中招。


普通感冒 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,一般是由病毒引起, 主要症状为低热、头疼、咽部干痒或热、鼻塞、打喷嚏、流鼻涕等, 病程5-7天。


由于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种类多且不断变异,新型病毒不断出现,故目前还没有能够缩短其病程的药物。一般得病一周后患者会慢慢痊愈。



如果感冒后出现剧烈咳嗽、呼吸困难,持续高烧(大于38.5℃)等症状,并且症状持续无缓解,那么很可能是得了流感。


流感的影响面广,危害性大,蔓延迅速,常引起流行,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肺炎、心肌炎、脑膜炎等并发症,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。


预防方法


1、 随温度的变化注意选择增减衣物, 注意保暖;


2、 加强户外活动, 增强体质,提高抵抗力;


3、 定期开窗通风换气, 注意室内空气流通;


4、 接种流感疫苗, 易感人群如老年人、婴幼儿或慢性疾病患者优先;



5、 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或者封闭区域长时间逗留, 同时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。


2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
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,由于吸烟、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、空气污染、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损伤疾病, 其中长期吸烟是主要的原因。


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。 常伴有慢性咳嗽、咳痰、气短或呼吸困难、喘息和胸闷等症状。



一般来说,老人、吸烟者、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季容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,并发展成肺气肿, 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肺心病和呼吸衰竭,终身不愈。


注意,慢阻肺应与普通的慢性支气管炎区分开,后者没有肺损伤,是气管、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,伴有咳嗽、咳痰为主要的症状。


预防方法


1、 戒烟,减少室内空气污染, 注意通风换气;



2、 要注意保暖, 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危人群来说,“秋冻”不可取;


3、 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时应积极治疗;


4、 要加强锻炼, 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。


3
呼吸系统疾病

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,导致 反复发作的喘息、气促、胸闷和(或)咳嗽等,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。 严重者会呼吸困难。





01 为什么冬季容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?

低温
干燥
冷空气 刺激呼吸道粘膜导致黏膜充血等,易继发感染
温差大抵抗力降低,老年人容易感冒咳嗽,出现呼吸道感染



02 慢性支气管炎 有什么症状?

  • 咳嗽、咳痰
  • 喘息,合并肺气肿后喘息加重



03 有哪些人需要警惕 慢性支气管炎 

  • 长期吸烟者
  • 常年接触粉尘、工业废气等污染的职业人员
  • 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(如老年人)


04 如何预防 慢性支气管炎 

1
加强身体耐寒锻炼,增强抗病能力,预防感冒和流感
2戒除吸烟嗜好,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气体
3
忌食辛辣炙煿、肥腻之品,并减少食盐摄入量
4腹式呼吸锻炼,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和增强体质





01 为什么冬季容易过敏性鼻炎?

冷空气刺激温度低,温差大,易使过敏体质的人引发鼻炎
空气干燥空气质量相对较差,鼻子不适症状加重
感冒咽喉部有炎症,诱发过敏性鼻炎


02 过敏性鼻炎 有什么症状?

  • 鼻痒,喷嚏不止,大量清水样鼻涕
  • 间歇性或持续性,单侧、双侧或两侧交替性鼻塞
  • 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,部分患者可有嗅觉减退


03 如何预防 过敏性鼻炎 


1
出门佩戴口罩,注意口鼻部位保暖
2

远离过敏原:

环境:如尘螨、屋尘、真菌、动物皮屑、花粉等

食物 :有花生、牛奶、鸡蛋、芒果等


⭐ ( 过 敏性鼻炎是由于个体内的免疫系统过于亢进,产生了一些过激的反应则会引起过敏。不具备传染性、不会引起发烧、不会导致咽喉疼痛)


预防方法


1、 过敏体质或哮喘的高危人群一定要远离过敏源;


2、 要注意保暖, 以免寒冷诱发支气管哮喘;



3、 避免突然、高强度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、剧烈运动;


4、 哮喘患者要坚持用药, 同时定期去医院复查肺功能方便调整用药。


4
心脑血管疾病

冬季寒冷,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、痉挛,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

一般来说, 如果冬天里数日有乏力、头晕、胸部不适,活动时心悸、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、剧烈、持久的情况,就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了。





01 为什么冬季容易发作 急性心梗?

低气温血压易升高,心肌耗氧量增加,心脏负担加重,诱发心肌缺血
温差大室内外的温差大,血压随着气温变动,血管板块不稳定
抵抗力低容易感冒,加重心脏负担,诱发心梗


02 急性心梗 有什么症 状?

  • 有乏力、胸部不适
  • 心悸、气急、烦躁、心绞痛
  • 心律失常、血压大幅度波动

03 有哪些人需要警惕 急性心梗 

  • 冠心病患者
  • 肥胖的人
  • "三高"患者
  • 长期吸烟的人

04 如何预防 急性心梗?

1
规律作息,充足的睡眠,避免熬夜
2坚持适量运动,增强抵抗力 ( 150 分/周 
3
清淡饮食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
4戒烟限酒,避免二手烟
5定期检测血压、血脂、血糖,按时服药
6
外出预防保暖



01 为什么冬季容易 脑中风?

气温骤降脑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引发脑出血
温差大血压容易波动增加脑中风风险


02 脑中风 有什么症状?

  • 眩晕、剧烈头痛,有时伴喷射性呕吐

  • 失语,吐字困难,又听不懂别人说话

  • 偏瘫,身体一侧肢体无力,行动受限

  • 偏盲,眼斜嘴歪


03 有哪些人需要警惕脑中风?

  • “三高患者”
  • 肥胖和超重者
  • 吸烟、经常饮酒的人
  • 有房颤、心脏病等基础病群体



04 如何预防急性脑中风?

1
监测并积极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
2适量有氧运动(30~45min)
3均衡饮食,少油盐、低糖,优质肉类
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,按时服药



⭐ ( 急性心梗与脑中风发病原因有一定的相似性,对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有很大威胁,冬季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!)

预防方法


1、 避免严寒刺激 , 气温骤降时,要注意及时添衣;


2、 注意情绪稳定, 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,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;


3、 注意劳逸结合, 防止过度疲劳;


4、 高血压患者要谨遵医嘱服药,按时监测血压, 保持血压稳定,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;



5、 保持大小便通畅, 防止排便过度用力,增加心肌的耗氧量,引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。

5
冻疮


冻疮常见于冬季,是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,病人 局部皮肤反复红斑、肿胀性损害,严重者可出现水疱、溃疡等。



经常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,如手、足、鼻尖、耳边、耳垂和面颊部,易复发。


预防方法


1、 加强体育锻炼, 促进血液循环,注意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;



2、 防冻防潮、 注意保暖,不穿过紧的鞋袜;


3、 肢体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 


4、 对反复发作冻疮者,可在入冬前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,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


注意

很多疾病并不是注意预防了

就一定不会发病

防患于未然

如果出现了相应症状

一定要及时就医


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